欢迎来到餐饮调查网!

  • 当前位置: 首页 > 餐饮纪实 > 正文

    广西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1-11-27

      市场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稳住就业和经济基本盘的有力支撑。三年来,广西市场监管局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方式,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稳健发展。三年来,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206.58万户,同比增长42.55%;全区实有市场主体388.2万户,其中企业实有100.75万户,首次突破百万大关。2021年4月,广西市场监管局作为唯一的区直部门在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作经验交流。

      优化准入环境,释放发展动能。企业开办更加便利。全面实现企业开办“1套材料、6个事项、0.5个工作日内”完成,开办企业基本实现“零成本”。根据第三方评估,广西企业开办指标2019、2020连续两年参照全球190个经济体评估分数排位前列。市场准入更加高效。深入开展企业名称“即报即得”、标准地址登记、“一照多址”等试点改革;推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改革,相关许可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登记注册更加便捷。从2020年6月30日起,在全区范围内推行经营范围登记规范化改革,是全国第一批全面推行此项改革的省级单位。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全面推行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有序推进“跨省通办”,2020年在全国首批实现企业注销“一网通办”和部门协同,2021年1-10月,市场主体简易注销15.26万户,有效推动了市场“新陈代谢”。

      健全监管机制,维护竞争秩序。加强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建成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并与自治区“互联网+监管”平台互联互通,目前已涵盖21大类、72项联合抽查事项、28个参与部门。加强信用监管。累计归集涉企信息2755.84万条,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2.97万户,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任职8109人次。强化食品、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年来生产领域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3%。2020年全区共完成食品安全抽检监测30.25万批次,抽检量达6.14批次/千人。2021年实现特种设备安全“零事故”“零死亡”。加强消费环境建设。“五线合一”以来,全区12315平台接收处理投诉举报咨询76.75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1.96亿元。率先编制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创建5项地方标准。

      助力创新驱动,提升发展成色。深入实施质量强桂战略,持续提升“广西质量”。三年来培育团体标准256项,发布地方标准487项,建设最高等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71项,5项计量检测能力全国领先。累计建设国家级质检中心10个、省级质检中心40个,综合检验检测能力位于全国“第一方阵”,食品、农产品、生物医药和生态环境领域实验室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34个质量技术“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质量服务18.9万次,获市场监管总局肯定推广。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桂战略,持续赋能“广西创造”。全区有效发明专利达28073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5.39件,21项专利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全区专利质押金额达15亿元。在全国率先打造“企业+维权中心”知识产权保护共治新模式,累计为企业提供服务1467家(次)。深入实施商标品牌强桂战略,持续打造“广西品牌”。全区有效注册商标达36.66万件,比2018年底增长112.69%。累计培育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2个、地理标志商标77个。横县茉莉花、百色芒果等12个地标产品列入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名单,“桂字号”品牌的影响和价值不断提升。

      持续扩能挖潜,服务发展大局。拓展开放途径。依托中国—东盟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集聚区,加强与香港STC合作,累计帮扶340家企业380款产品通过香港高端认证,成功进入香港市场并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增产品附加值近35亿元。优化开放环境。出台支持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下放20余项审批服务事项,落实“证照分离”改革等先行先试重点任务。强化开放支撑。与新加坡等8个东盟国家建立质量技术交流合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到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服务拓展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促进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原文链接:http://scjdglj.gxzf.gov.cn/xwdt/qjdt/t1082569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