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消费警示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315 时间:2025-09-18
暑假是出游、参加校外培训的旺季,也是消费纠纷多发时段。阜阳市消保委提醒:暑假出游安全第一、参加校外培训自觉使用监管平台、网游消费防陷阱、依法维护消费合法权益。
一、暑期安全第一。暑假正值高温、暴风雨及洪涝灾害往往多发,消费者选择外出游玩,应提前做好攻略,规划好行程,密切关注旅游目的地气象状况,注意交通、市场监管、卫健、应急等部门发布的提示信息,做好出行游玩安全防范工作。选择旅行社出游,应选择有合法资质、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的旅游电商平台和旅行社。购买旅游产品(套餐)要仔细查看订单介绍,清楚旅游产品(套餐)的适用范围及退改介绍和商家特别说明的内容。要签订旅游合同并对行程安排、吃、住、行标准、违约责任等作出明确约定。对“低价团”要提高警惕,慎重选择,谨防“免费旅游”等消费陷阱,避免因贪图便宜而上当受骗。谨慎选择高空、高速、水上、潜水等高风险游玩项目,旅行途中保管好个人财物、证件等。伴随气温逐渐升高,感受夏日快乐的同时,嬉水,河边玩耍,游泳等引发的意外溺水事故进入高发季,学校和家长都应该树立较强的安全意识,时刻对孩子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严禁在设有“禁止游泳”“水深危险”等警示语的水域逗留玩耍,建议去安全设施齐全、有资质的游泳馆游泳。
二、参加校外培训自觉使用监管平台。对于满足学生兴趣特长的非学科类培训,教育部已推出校外培训专属监管平台“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可通过APP在手机上选择证照齐全、办学规范、口碑良好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选课、报名、交费、消课、退费等,建议不要一次性购买长期的培训课程,实现一课一消,明白消费、安心消费。
三、网游消费防陷阱。监督孩子的游戏时间和游戏内容,尽量避免孩子在无监管的情况下在手机上玩游戏。保护好重要的个人信息,不能直接把家长的手机和身份证号提供给孩子注册登录游戏。对微信、支付宝等网上支付设置安全措施,关闭“免密支付”,保管好支付密码。注重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教孩子识别游戏诈骗的手段,留意一些孩子的异常举动,如躲在房间内长时间偷偷操作手机等。
消费者务必保留好消费凭证,有纠纷无法协商解决,拨打12345或12315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原文链接:https://www.ah315.cn/display.asp?id=144673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