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市场监管局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1-08-04
年初以来,通辽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市委、政府和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要求,积极采取措施,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把市场准入便利化作为主要任务。严格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企业开办时限的规定,树立为民服务“店小二”的意识,进一步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全面推广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到了1个工作日,其中企业设立时间不超过0.5个工作日。通过开展“政银合作”,实现企业登记“随时办、就近办、马上办”。目前,已在6家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内蒙古银行、蒙商银行)设立网点63个。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14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25.73万户。
二是把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作为主要抓手。对中央层面及自治区范围内设定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68项)、审批改为备案(15项)、实行告知承诺(37项)、优化审批服务(442项)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动照后减证,全面实行“多证合一”“先照后证”,最大限度地压缩办证手续和时间,着力构建简约高效、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行业规则,以此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截至6月底,累计办理涉及“证照分离”改革事项登记2124件,办理“多证合一”执照15236个。全程电子化登记注册企业累计达14511户,占登记总数比例67.7%,较去年提高了40个百分点。积极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开通企业注销“一网通”,将简易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缩短为20天,到6月底,简易注销企业共1409户。
三是把强化“小个专”党建工作作为有力措施。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小个专”党建新模式,在全区率先成立了个私协会党委,推动各旗县市区局成立非公党委(党支部),在基层市场监管所建立“小个专”党建指导站,实现了“党委、支部、指导站”全覆盖。目前,全市“小个专”市场主体已建立党组织467个,党员3853人。为健全“小个专”党建工作机制,坚持党建工作与帮扶企业、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相融合,通过抓队伍建设和示范引领,积极培育“党建强、发展快”的示范典型,既丰富了党建内容形式,又促进了企业壮大发展。
四是把品牌建设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围绕“品牌通辽”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对中小企业自主商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商标品牌的培育。目前,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4件、地理标地保护产品4件,有效商标总量从去年的13000件增长到15100件,增长率达10.6%。“通辽黄玉米”“扎鲁特葵花籽”等2件证明商标品牌被推荐为内蒙古地理标志产品运用促进工程项目。今年4月,申报的“科尔沁红高粱”等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同时,加快实施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工程,推进“蒙”字标品牌认证。今年,“库伦荞麦”被列入自治区第三批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项目,《蒙中药材苦参种植技术规程》《开鲁红干椒》等22项自治区地方标准已通过审定。
五是把观念转变和作风提升作为重要保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从改进作风、提高服务发展能力入手,向社会做出了“全面推广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压减企业开办时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坚持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常态化手段”“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等四个方面的公开承诺,并采取基层自查、实地核查和体验式调查等方式,深入查找全系统在企业开办、行政许可等政务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逐项提出整改措施,明确了整改时限和具体责任人。共查找问题529个,已整改完成474个。
原文链接:http://amr.nmg.gov.cn/zw/jcdt/202107/t20210728_237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