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餐饮调查网!

  • 当前位置: 首页 > 餐饮关注 > 正文

    凝心聚力绘就新时代青海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社会工作综述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5-01-04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社会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将社会工作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有力促进社会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党建领航正扬帆

      凝“新”聚力再启程

      近年来,随着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如何加强和创新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把新兴领域人员团结起来、力量凝聚起来?

      青海聚焦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以持续优化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领导机制为抓手,以推动“两个覆盖”有形有效为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打基础、强基本的政策措施,推出了一系列建组织、抓队伍的创新做法,建立了一系列强队伍、扩覆盖的制度举措,推动实现“新兴领域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覆盖到哪里”,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西宁市成立“夏都先锋红骑手”队伍,组建31支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随手拍”“码上报”“顺手公益”等活动,引领更多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

      走在城市的街头,一个个“暖新驿站”已成为新就业群体享受免费饮水、充电、读书等服务的“暖心驿站”。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暖新驿站”469个,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贴心服务,把党组织的关心关爱真正送到新就业群体中间。

      行业协会商会是党的工作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各行业主管单位始终坚持“管行业就要管党建”,持续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落地见效。

      2018年,成立青海省律师行业党委;2019年,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全省律师行业实现全覆盖;省委社会工作部组建后,举办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工作交流推进会,分享经验、探讨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进一步凝聚共识、激发动力。

      党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治理增活力

      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

      近年来,青海着力在强化党建引领、健全政策体系、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推动全省基层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物业服务管理是事关群众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民生大事。青海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物业服务管理新模式,将党支部建设延伸到小区、楼宇和物业服务企业,加快构建“社区党组织+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治理模式,打造37家省级“红色物业”治理服务品牌,让物业服务管理在党建引领下,更有色彩、更有温度、更有活力。

      同时,全省上下积极打造新型社区“石榴籽家园”,完善社区便民服务,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和社区环境,共绘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枫桥经验”是我国基层治理的一面旗帜。青海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地化路径,在全国率先推行“五中心合一”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模式,完善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机制,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组成的“三调”力量统筹运转起来,鼓励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单位多方参与、协作联动,拓宽化解渠道,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走深走实。

      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是基层治理工作的基础平台。青海通过新建、改(扩)建、改造、配建等方式,持续加大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投入力度,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社区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活动。

      如何加强村(社区)干部的综合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是基层治理工作绕不开的话题。青海建立村干部“基酬+4项补贴”和社区工作者“3岗17级”报酬体系,持续健全完善村(社区)干部报酬动态增长机制,有效调动了村(社区)干部参与治理、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与此同时,全省上下坚持把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点任务,从“聚力、壮马、轻车、畅路”四方面发力,制定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28条具体措施,清理不符合规定要求牌子4万多块,指导基层制定村级组织减负清单目录,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把为基层减负增效工作引向深入,让村(社区)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老百姓办实事。

      征集民意解民忧

      志愿服务聚民心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积极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有效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和党政领导干部包案制度,推动疑难复杂信访积案实质性化解。积极探索高原民族地区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典型经验做法,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推行信访代理陪访制度,充分发挥信访代理员、陪访员在矛盾纠纷化解、涉访信息研判、苗头性问题处置等方面的作用,有效解决群众“不会访”“无序访”和“走弯路”的问题。

      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提升信访工作质效的基础工程,采取接待群众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督查推动在一线的“三个一线”工作法,让基层信访流程更优、力量更足、专业性更高、公信力更强。截至目前,全省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99.62%,初次信访一次性化解率92.27%,担当尽责、务实高效,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不断做深做细。

      人民建议征集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制度设计。

      省委社会工作部组建以来,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全省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人民建议征集办理工作办法(试行)》,系统整合“12345”热线、信访部门人民建议征集专栏、省垣主要媒体以及各类“领导留言板”“领导信箱”等征集渠道,围绕“绿色算力”产业发展在省级层面开展专题征集活动,积极推动人民建议征集由“单向发力”向“多轮驱动”转变。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通过制定完善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政策,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健全完善全省志愿服务体系。结合省情实际,广泛开展“健康义诊”“阳光助残”“暖冬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弱势群体送去党的温暖,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连续多年开展文化旅游志愿服务“春雨工程”“阳光工程”,在促进乡村振兴、推动文旅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7月,制定出台《青海省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工作措施》,部署实施“美丽青海志愿同行”志愿服务八大行动,推动志愿服务与百姓生活需要深度融合。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专业力量。青海高标准落实社区工作者取得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职业津贴补助制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省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2024年,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参考人数3638人,再创历史新高。

      新征程上,全省社会工作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各项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强化政治担当、勇于实践探索,扎实履职尽责,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文链接:http://scjgj.qinghai.gov.cn/Article/FormDetailsSJJ?Article_ID=C4DE6E8A-9360-4DD8-B26A-176F3E07628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