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餐饮调查网!

  • 当前位置: 首页 > 餐饮关注 > 正文

    消费纠纷四步化解,促进和谐“界”路无忧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315 时间:2025-09-18

      “非常感谢,这个事拉拉扯扯快两年了,你们一次调解就给解决了。”70岁的郝大爷激动的说。

      7月4日,界首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接到投诉,消费者郝大爷2023年12月份购买更换了某品牌三轮车电瓶,使用1个月后出现蓄电不足,续航里程骤减问题,给其日常出行带来了麻烦和困扰,期间找到商家检测了3次,商家均表示没有问题。双方从最初的协商上升到争吵,拉锯了近两年没有解决问题。

      一、调解前奏,摸缘由做准备。界首市消保委接到投诉后联合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赴被投诉某电瓶车销售服务店铺,向该店负责人详细了解事情经过,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二、调解进行,解心结畅所谈。走进调解室,面对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的局面,调解员安抚双方冷静情绪,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消费者与商家的权利义务。同时引用“六尺巷”的典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引导双方打开心结,换位思考。

      三、调解高潮,找平衡促共识。随着调解的深入,双方当事人的情绪逐渐稳定,开始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调解员抓住时机,以“减少损失而非评判对错”的理念引导他们寻找共识和妥协的可能,最终达到让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四、调解尾声,签调解履协议。经过不懈的调解沟通,双方最终达成了协议,商家回收消费者现用的三轮车电瓶,消费者用合适的价格购买商家的新电瓶。现场签订了调解协议。

      此次成功调解生动诠释了界首市“接诉即办”的速度与温情。群众利益无小事,细微之处见初心。界首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界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以“化解矛盾、服务民生”为目标,畅通维权渠道,提升调解效能,努力让每一件消费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为优化营商环境和提振消费信心贡献力量。(马蓓蓓)


    原文链接:https://www.ah315.cn/display.asp?id=144750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