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韧性与阳光的温度:援南苏丹初感悟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25-10-14
时光悄然流淌,作为中国第十三批援南苏丹医疗队的一员,我在这片充满生命力的红土地上,从初抵时的陌生,到如今的渐渐熟悉,这段短暂的时光,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满是温暖的金色与充满希望的绿色,在我心中缓缓展开。
初见:阳光下的热情与生命力
抵达南苏丹,最先拥抱我的是这里明媚而热烈的阳光,与当地人民的友好热情相互映衬,也洋溢着这片土地上质朴而强大的生命力。经过短暂而有条不紊的交接后,第二天我们便在朱巴教学医院开始了日常工作。这里的医疗环境与国内有所不同,但这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智慧,它促使我们更加专注于医学的本质——用知识和经验去守护生命。
交融:微笑是共通的语言
当我穿上绣着国旗的白大褂,所有的距离感都在患者和当地同事的笑容中消融了。我忘不了,在病情得到控制后,患者眼中闪烁着的感谢的神情,这比任何语言都更能表达感激。记得我们在当地开展的第一例手术,由于没有空调,医护人员和患者都满身大汗,手术结束后,患者依然露出了满脸真诚的笑容。条件虽然艰苦,但我的心中依然感受到满满的欣慰和自豪。我们或许说着不同的语言,但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句携带南苏丹口音的“谢谢”、一次成功的诊疗,就是我们之间最坚固的桥梁。
当地的医护人员是我们的益友,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展现出的乐观、坚韧的精神,令我由衷敬佩。日常工作中,我们一起交流方案,讨论案例,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必要时他们还会在我们和当地不同种族的患者之间充当翻译,我也学会几句简单的当地语言,比如:你好叫“萨拉姆”,谢谢叫“舒克朗”,疼痛叫“瓦贾”。这种超越国界的协作,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并肩战友”,什么是“健康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感悟:在给予中收获丰盈
付出的仅是涓涓细流,收获的却是浩瀚海洋。我学会了在新的环境下,如何更灵活地运用临床思维去适应南苏丹的实际情况,如何用更艺术的沟通去建立信任。我见证了生命的顽强与乐观,从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身上,我都能看到一种不向困难低头的尊严与力量。
黄昏时分,望着天边绚烂的晚霞,我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化作了更坚定的前行力量。我在这里的每一个脚印,都连接着中南两国人民的友谊。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医疗技术,更是一份真挚的关怀和共同成长的愿望。
这仅仅是一段温暖旅程的开端。路途艰辛,但前方的道路依旧广阔,医疗队肩负的光荣使命,使我的内心充满了阳光般的坚定。在这片土地上,每一次真诚的交流、每一点健康的改善,都如同种子,孕育着无限的希望。使命光荣,脚步坚定。我将和队员们一起,继续用我们的专业与热忱,在这片美丽的红土地上,浇灌友谊之花,点亮健康之光。
(第十三批援南苏丹医疗队 方勇)
方勇医生和队友们在术中紧张忙碌着
原文链接:https://wjw.ah.gov.cn/ztzl/wsyw/ywyd/580076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